唐卡畫師桑吉東知:筆尖下的文化傳承
2019-01-11 來源:人民網 作者: | 分享: |
?
畫師桑吉東知正在創作的一幅唐卡
在雪域高原,冬日暖陽沐浴著圣城拉薩。在城關區一處閣樓里,唐卡畫師桑吉東知正盤腿坐在卡墊上,微閉雙眼,認真審視自己繪制的唐卡,隨即又用筆蘸蘸顏料開始了創作。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藏族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畫師桑吉東知繪制唐卡
1980年出生于安多·圣境的桑吉東知,從小就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后,便進入位于布達拉宮腳下的安多強巴美術學校開始系統學習藏族傳統繪畫唐卡藝術和西洋繪畫技巧。在修學過程中,前后拜謁西藏、青海及其他藏區各個大佛寺,細心學習研究前輩圣賢的繪畫技術。
“從打稿、勾線、涂色、打磨、勾金等程序,一處都不能馬虎,唐卡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特別細致。”桑吉東知說,特別是最后一道工序——開眼,毫厘之差就決定了這幅唐卡的成敗。
?
畫師桑吉東知介紹被牦牛博物館收藏的唐卡
桑吉東知2008至2010年在布達拉宮珍寶館繪制了以“各時期布達拉宮建筑演變”為專題的大型壁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和肯定。2014年為西藏牦牛博物館繪制了牦牛為題材的三幅唐卡,均由牦牛博物館收藏。
桑吉東知表示,制作一幅唐卡的時間短則半年,長則十余年,這不僅是對畫師的考驗,更是對唐卡藝術的尊重。唐卡蘊含了豐富的藏族文化,自己有義務將雪域高原的精粹展示給大家,為推動傳統文化與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畫師桑吉東知被牦牛博物館收藏的唐卡之一
關鍵詞 >> 唐卡,藝術,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