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老人和他的藏被織機
2019-05-17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巴桑老人正在制作藏被
在丹杰林社區一小院里,65歲的巴桑老人坐在藏被織機前,忙得不可開交,雙手配合中原毛纏著線錐就變成了整齊的羊毛……巴桑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收幾個徒弟,把傳統的手工藝傳承下去。
紡織技術
希望有人傳承
昨日上午,記者在丹杰林社區一座小院里看到一輛藏被織機。65歲的巴桑老人坐在在紡車前,時不時地把左手上拿著的木頭器具手柄傳給右手,相互交叉著。不一會兒,粗細均勻的羊毛線變成長長的羊毛被子。巴桑老人說:“眼前所做出來的被子還得進行加工才能成形,現在廠子里就我一個人干這行,而干這一行是需要很大的耐心。老紡車,是我永遠的寄托,希望也能成為更多當下人的寄托。”如今,巴桑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幾個徒弟,把西藏獨有的手工藝繼續傳承下去。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缺乏耐心,學這行的人寥寥無幾。
“ 藏族起絨的厚重毛織物,用藏被織機織造。有千余年歷史,發源于羊卓雍湖西面的浪卡子縣。藏被傳統產品有愛尼、愛松、愛西和足介4種,具有細潔、平整、柔軟、密度緊、質地厚、傳代性強的特性。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西藏高原高寒,風沙大,又不產棉花,藏族人民利用本地羊毛原料制作床被。”巴桑老人說。
制羊毛被子
是他最熱愛的工作
在織藏被時,巴桑老人兩腳協調地踩下踏板,兩只手來回投梭,唱著酒歌,顯得很輕松、很快樂。他告訴記者:“我老家是山南扎囊縣的,羊毛被子最早也是在山南地區興起的,那時候,家里的老老少少都要學習作坊。從最開始的織羊毛到最后成形的羊毛被子,雖然干起來枯燥乏味,可每個人都干得不亦樂乎, 過了一周左右,為自己所制作出來的羊毛被子進行簡單的清理,晚上還得為自己的成果慶祝,特別想念那種日子。”
巴桑老人從10歲就學會了紡線,慢慢地,接觸紡車,和爺爺一起學著看似非常難的動作,每一天都在嘗試著,過了一個月左右他完全學透了,只要有空就會制作羊毛被子。“在我們老家,很多家庭都會準備大量的羊毛被子,隨時準備迎接客人。”
過了幾年,他來到現在的廠子,到拉薩至今有30多年了。制作羊毛被子已成了他最熱愛的工作。
找傳承人
給爺爺一個交代
巴桑老人從小在農村長大,除了要干農活以外,剩余的時間就制作羊毛被子,在他的記憶里,“爺爺”這兩個字是抹不掉的,在爺爺的熏陶下,他才肯在手工藝上花心思,認真地去學習每一門技巧。很多時候,他都會跟孩子提起他爺爺和自己一路走來艱苦的歷程,并講述著爺爺給他留下的傳統手工藝的珍貴。“現在的孩子都要上學,成績好了我們都很高興,如今,我的兩個子女都已成家立業了,自己的傳統手工藝也干的紅紅火火,讓我感到很安心。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有一個繼續傳承手工藝的人,給我爺爺一個交代。”巴桑老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