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首個國際化、開放式文物保護研究基地將落戶青海都蘭
2019-08-16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東主才讓 | 分享: |
中國西藏網訊 8月13日,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赴青海省熱水墓群開展實地調研工作并就推進熱水墓群考古和文物保護研究基地落地建設工作召開座談會。
與會人員表示,要充分認識熱水墓群保護意義,多措并舉,加強文物保護,充分利用現有文物資源,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熱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在都蘭建立考古研究基地將有力證明,這一地區在公元6-8世紀是絲綢之路沿線東西方物資交流和文化發展的中心,利用考古研究基地的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手段可對都蘭出土的大量絲織品和中原漢地銅錢、銅鏡以及栗特金銀器、突厥銀飾品、瑪瑙珠等文物進行研究與保護,也可利用國際先進的設施設備以及高端的文物陳列水平,提升都蘭縣考古發掘的技術水平,向全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圖為2019年6月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的柴達木西緣偕微地及其附近出土的吐蕃時期文物
圖為2019年6月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的柴達木西緣偕微地及其附近出土的吐蕃時期文物
基地的建成將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通過考古研究基地設立推進熱水墓群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使考古研究基地的文物發掘、保護及展示功能與考古遺址公園旅游功能相互促進,輻射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還將推動絲綢之路考古科研工作,通過高、精、尖的科研人才充分發掘以熱水墓群為典型代表的吐蕃時期的文化遺產,為熱水墓群乃至柴達木盆地絲綢之路沿線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研究、“絲綢之路青海道”課題研究、青海省乃至全國考古博物館專業人員培訓、國際絲綢之路研究機構和專家提供學術交流平臺。(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東主才讓)
關鍵詞 >> 國家文物局,文物局,絲綢之路,文物保護,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