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五省區藏區80名參賽選手共和幸福灘上同唱拉伊情歌
2019-08-23 來源:共和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8月20日至21日,共和縣“唱響民族團結·感恩偉大祖國”2019中國少數民族(藏語原生態唱法)情歌展演活動唱響海南,四海賓朋相聚在共和縣幸福灘體育場,共襄盛會。
展演期間,來自西藏、甘肅、四川、云南等全國五省區藏區的80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展現風采。每一首情歌,都有它獨特的意義,每一首情歌背后都有一個讓人動容的美麗故事,全面展示原生態情歌,不斷提升藏族拉伊情歌在省內外的影響力。
共和縣地處農牧交錯區和藏漢結合部,多個民族聚居共生,多元文化交匯融合,締造了五彩斑斕、多姿多彩的優秀民族文化。藏族情歌作為傳統優秀文化的經典代表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魅力,一直以來,在海南州共和地區廣為傳唱,深受各族群眾的喜愛。
【延伸閱讀】
藏族拉伊:一幅厚重的民俗畫卷
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藝術等方面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拉伊”是高原兒女表達圣潔愛情,交流情感,歌頌美好生活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是藏族文化藝術的瑰寶。隨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逐步深入,保護和弘揚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海南藏族拉伊種類豐富,數量浩繁,內容涉及愛情生活的各個方面,完整的對歌設有一定的程序,如引歌、問候歌、相戀歌、相愛歌、相思歌、相違歌、相離歌和尾歌等。
“拉伊”在藝術表現上是豐富多彩的。在“拉伊”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并發展了多種形式和體裁。“拉伊”一般是以八句格式表達,也有一種這段腰體以十二句形式表現。“拉伊”在修辭和表現方面雖有多樣手法,但普遍運用的是傳統的、基本的比興手法。比就是比喻和比擬,興是一種由此及彼的聯想作用,多用在“拉伊”開頭起句,但有的興起卻和下面的內容多沒有直接關系,僅僅是為了押韻或為了語勢的加強。
拉伊的曲調因地域不同而形成多種風格,有的強調音樂的語言性,節奏比較緊湊;有的旋律深沉、悠揚,形成自由、婉轉的悠長型山歌風格;有的旋律甜美,節奏規整,形成雅致、端莊的抒詠風格等。拉伊的內容都是藏族青年男女傾吐愛慕之情的情歌,通常不能在公開場合如家或村莊中詠唱,大多數在山野間引吭高歌。它沒有固定的歌詞,是演唱者觸景生情,隨興編唱,巧妙地運用比喻等方法,形象而生動地向對方表達演唱者的思想感情。
在拉伊盛會上,四方歌手云集競賽歌喉。藏族拉伊以其雄厚的群眾基礎深受大家的青睞。“拉伊”會舉行之日,周圍數百十里之內的群眾,從四面八方向云集,規模盛大。對歌開始時,先由男方用酒曲曲調、加以“請歌”之詞,手捧一條哈達或者一瓶酒向一男性長輩請求允許對唱拉伊,得到允諾后,就進入對歌。此時,男歌手手持藏族女性常用的一條頭巾開始引唱,唱罷,將手中頭巾送與其心儀已久的女歌手,如對方接受,表示同意對歌,隨后便逐一進入引歌、問候歌、相戀歌、相愛歌、相思歌、相違歌、相離歌和尾歌等對唱。
拉伊歷史悠久,與藏民族的成長歷程同步,承載著民族的創造力和靈感,在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等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拉伊不但顯示出鮮明的區域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以其豐富的表現形式,體現出重要的文化價值。拉伊來自民間,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大部分曲目經過口耳相傳,成為經典,廣為流傳。演唱者觸景生情,有時候也可以隨興編唱,巧妙地運用比喻等方法,形象而生動地向對方表達演唱者的思想感情。(圖/共和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