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卷,1.3億字!最厚的書來自高原
2019-09-05 來源:康巴衛(wèi)視網 作者:戴建偉 鄧小龍 | 分享: |
你“啃”過最厚的書叫什么名字?和這一套相比呢?
圖片來源:海生文化 劉思豪
9月5日,由全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川出版集團主辦的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大全》藏文版(1~300卷)出版座談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召開。現場會議持續(xù)了足足三個小時,與會領導、專家同樣陣容強大: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
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丹珠昂奔、
文旅部非遺司司長陳通、
文旅部非遺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馬盛德、
全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諾布旺丹、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周青等領導、專家共50多名。
圖片來源:海生文化 劉思豪
他們共同探討的,就是這一套“天書”——《〈格薩爾王傳〉大全》。
這可不是普通的書,連起來,幾乎可以繞會場一圈。而會議現場公布的數據同樣驚人,每一項拎出來都是“世界級”的:
它是有史以來在《格薩爾王傳》的搜集、整理、編排、出版工作方面所完成的一項最為浩大的工程!
它的字數總計1.3億,匯編為300卷精裝本!
它是迄今最全的《格薩爾王傳》藏文文庫!
《〈格薩爾王傳〉大全》吸引人的不僅是內容的博大,更在于細節(jié)的精深。
專家一致高度評價:《〈格薩爾王傳〉大全》是新中國《格薩爾》事業(yè)所取得的最新的、也是最重要的成果。
成績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般的辛勤付出。
《〈格薩爾王傳〉大全》由四川出版集團策劃、投資,喜馬拉雅文庫搜集、整理,四川民族出版社及四川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在策劃、搜集、整理、出版過程中,編纂委員會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心,懷著對經典的敬畏之心,組織精兵強將,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做了大量墾荒式的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
從錄入到校對、校勘都采用全流程的標準作業(yè),保證了書稿的編校質量;
在全書的編排、體例、專業(yè)術語等方面制定統一標準,力求書稿品質經得起時間檢驗;
在校勘階段還特別邀請了近百位格學專家、著名的說唱藝人親臨現場進行溝通。
······
編纂委員會以對民族文化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樹立精品意識,以工匠精神,精心設計,精心編輯,精心印制,使之成為我國藏學領域第一流的文化精品。
如今,這份皇皇巨著,終于呈現在你我面前。
我們都知道,《格薩爾王傳》是藏族人民集體創(chuàng)造的一部偉大英雄史詩,至今以活形態(tài)廣泛流傳在我國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等相關族群中,并在我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中也有流傳。
格薩爾史詩在藏區(qū)可謂是婦孺皆知,但這樣一份文化瑰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誦,面臨著失傳的風險。對此,黨和國家一直很關心它的傳承與保護。
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對《格薩爾》文化事業(yè)非常關心和重視,指導并推動了《格薩爾》史詩在流傳區(qū)域內的挖掘、保護與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等重要場合及在地方視察時數次述及包括《格薩爾》在內的“三大史詩”,做出“要特別注意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指示。
此次《〈格薩爾王傳〉大全》的問世,集中地展現了這些豐富成果,在人文學術領域,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為偉大祖國贏得了榮譽。
圖片來源:海生文化 劉思豪
《格薩爾王傳》是關于格薩爾的英雄史詩,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英雄就是對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終,心無旁騖的人”。從這一點來說,十年如一日般,為這套巨著問世奉獻辛勤汗水的所有工作人員們,你們亦是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