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將編撰藏漢雙語《拉薩非遺大典》
2019-11-22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西藏商報 作者:韓海蘭 | 分享: |
21日,記者了解到,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自2005年開展以來,距今已有14年時間。為鞏固10余年來拉薩非遺普查成果,讓更多民眾了解非遺,積極參與非遺傳承工作,拉薩市文化局將組織專家編撰出版藏漢雙語《拉薩非遺大典》(代表性項目卷,代表性傳承人卷),將以詞條的形式,逐一介紹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在文字闡述基礎上,借助圖片的呈現,力求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有機結合,為拉薩非遺提供最有力的檔案數據。
截至2019年,拉薩市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已達167項(人類非遺代表性項目1項、國家級20項、省級31項、市級65項、縣級50項),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21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2名、自治區級35名、市級85名、縣級89名)。
拉薩市文化局非遺中心負責人羅桑表示,上述非遺項目涵蓋傳統技藝、舞蹈、音樂、戲劇、美術、民俗、競技、醫藥等10大類,它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是知識性和記憶性的代表性文化遺產。非遺有關的檔案既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產物,又是最寶貴、最直接的記憶資源。“雖然拉薩從2005年開始就全面開展了非遺保護工作,但因為沒有專門的非遺機構、非遺從業人員缺少等原因,各類級別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資料沒有完成統一建檔工作。面對非遺項目和傳承人逐年增多,時常會出現資料不規范、不齊全,查問不方便,數據不能共享等問題,這是全市非遺保護工作中的缺陷。”因此,全面整理和完善14年間拉薩非遺的歷史文獻資料既是拉薩非遺檔案整理工作的需求,也是展示拉薩非遺保護成果的迫切需求。
《拉薩非遺大典》(代表性項目卷)將收錄國家級、自治區級、拉薩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以藏漢對照方式詳細記載項目類別、分布區域、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特征、活態化特征、傳承方式、傳承情況、入選時間等基本信息,同時選入每個項目的傳習情況、活動場所、相關器具等圖片。
《拉薩非遺大典》(代表性傳承人卷)將收錄拉薩市國家級、自治區級、拉薩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以藏漢對照方式記載每名傳承人簡介、傳承譜系、傳承情況,同時選入每名傳承人的代表性技藝、傳授技藝、作品圖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