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又有新進展!出土這些文物
2019-11-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22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聚焦近期古代絲綢之路沿線重要考古發現。宋新潮副局長主持會議。
據介紹,甘肅天祝岔山村墓葬是目前國內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早中期吐谷渾王族成員墓葬,出土大量金銀器、漆木器、革制和絲麻織品、彩繪陶等遺物,充分展現吐谷渾王族喪葬制度和習俗。
?甘肅天祝岔山村墓葬出土的墓志。甘肅天祝岔山村墓葬考古隊供圖
另外,還發現了一方“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墓志內容顯示墓主為“大周云麾將軍守左玉鈐衛大將軍員外置喜王”慕容智,這對研究吐谷渾王族譜系、唐王朝與吐谷渾政治軍事關系,以及絲綢之路民族關系史、物質文化史具有重要價值。
青海都蘭熱水墓2018血渭一號墓發現了墓園、排水設施及墓祠等建筑基址,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發現結構最完整、布局最清晰的高等級墓葬。墓道中發現殉馬坑,為研究古代青藏高原喪葬制度和宗教觀念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該墓葬保存了大量精美遺物,部分遺物工藝與裝飾圖案帶有濃郁的西亞薩珊波斯和中亞粟特等民族風格,證明都蘭地區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在東西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樞紐作用。
?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出土的鑲嵌綠松石四曲鋬指金杯。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考古隊供圖
據了解,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發現罕見的繪制精美的壁畫,裝飾形式和繪畫技法帶有濃郁的中原風格,內容則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對探討漢藏文化融合進程和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交往交流狀況具有重大價值。
墓葬暗格中發現保存完好的鎏金王冠和鑲嵌綠松石金杯,推測墓主是唐吐蕃王室成員,這為了解唐吐蕃在該地行政與軍事建制情況提供了線索。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則初步推斷是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下設軍事設施。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烽燧遺址結構,出土大量珍貴文書、木牘等文獻材料。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出土的鎧甲殘片。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隊供圖
這些材料涉及軍事、經濟、文學諸多方面內容,詳細記錄了孔雀河沿線的各級軍事設施名稱,填補了歷史文獻關于唐代軍鎮防御體系記載的空白,為了解唐代邊塞生活和軍事管理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治和各民族對中央政府的認同。
與會專家對上述考古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考古工作者以辛勤的付出、專業的態度踐行了“莫高精神”。宋新潮要求按照“考古中國”重大考古研究項目的整體設計,深入發掘和提煉各遺址科學與文化信息,闡釋文物背后蘊含的歷史,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