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米《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亮相成都 和600只熊貓滾滾一起打卡阿壩美景
2020-10-12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軟糯可愛的熊貓滾滾是不少人心中的萌寵。為積極響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新版宣傳口號“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彰顯“熊貓家園 凈土阿壩”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大熊貓在阿壩重要價值,10月11日,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策劃,40多名阿壩唐卡大師歷經一年時間創作完成的《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在四川省圖書館首次驚艷亮相。
據了解,展覽將對公眾免費開放至10月17日。
穿古越今,熊貓唐卡長卷滾滾來
《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是以大熊貓在阿壩繁衍生息為主題、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巨幅唐卡,旨在以此向全世界講述阿壩州和大熊貓的故事。長卷中總共繪制有600余只大熊貓,代表了截止2019年12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的總數量,萌萌噠的大熊貓生動地演繹了阿壩州的自然人文風情。
阿壩州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創作主要采用特殊的唐卡藝術語言,畫面融入阿壩州獨特的藏羌風情、自然美景、傳統服飾等,與大熊貓完美結合,藉此表現阿壩“九大”文旅品牌的精神內涵,提升“熊貓家園·凈土阿壩”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據介紹,作品總長172米、高2.6米,畫心長142米、高1.6米,是迄今為止中國乃至世界以熊貓主題繪制的規模最大、長度最長、內容最豐富的唐卡巨作。其中,標題“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由著名畫家邱笑秋題寫,題跋由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所寫,均以紅底貼金的傳統紅唐技法進行傳神展現。
現場,觀眾可以看見整幅長卷主要內容包括十一個部分,分別是:標題題跋、遠古走來、神話傳說、精靈傳奇、走向世界、多彩阿壩、九寨情緣、熊貓家園、劫后重生、和平使者、熊貓樂園。
在制作選材上,作品采用了最純的西藏天然礦物質顏料和純金箔繪制,依托大熊貓繪制了阿壩州的珍稀動物、植物(包括青藏高原特有的山珍、藥草和花卉),是一幅阿壩人民與生態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一幅阿壩人民向世界講述大熊貓故事的浩繁長卷;一幅關乎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和未來的鴻篇巨制。
國寶大熊貓,世界公認的古生物“活化石”,是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唐卡,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藏族最神圣而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阿壩的藝術家大膽突破傳統“唐卡”題材和規制的約束,借鑒國畫山水長卷的形式,精心構圖設色,以寫實主義筆法描摹故鄉,表達自然與生命的和諧,傳遞心中的美好與詩情意境,借吉祥自然之天成,譜和諧萬物之樂章。凡寨落,凡山水、花樹草木、走獸飛禽,均取材真實,描摹客觀。更精心摹寫姿態各異之大熊貓百頭于青山綠水間,以紀念大熊貓于川西北崇山峻嶺中科學發現。
600只熊貓帶你游凈土阿壩
《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以阿壩州各縣(市)優美的自然風光為背景,主題畫面融入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形象,從而展示阿壩州多類型、大密度、高品質的旅游文化資源。每幅作品前后間隔采用了唐卡中最具代表性的黑唐技法表,將阿壩州十三個縣(市)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飾、民俗和標志性的地方建筑、名勝古跡融入其中,以此展現阿壩州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傳統民族文化。
在長卷中可以看到,被譽為地球之腎的若爾蓋花湖、黃河流經四川的唯一地方黃河九曲第一灣……遠遠望去,茫茫原野與遼闊幽深的藍天自然地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中國三大名馬之一的河曲馬和成群的牛羊悠閑地吃著青草。還有馬爾康市毗盧遮那圣窟、壤塘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棒托寺大藏經石刻和馬爾康莫斯都巖畫等,有機結合,交相輝映,表現阿壩州的文化廣博深厚、源遠流長;阿壩縣蓮寶葉則神山、松潘縣人間瑤池仙境黃龍、岷江源、黑水達古冰川、金川縣的情人海等風景名勝。同時,繪制了雪蓮花、杜鵑花、格桑花、黃綠絨蒿和黑頸鶴、藏羚羊、梅花鹿等高原特有的珍稀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