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藏傳佛教僧人的幸福生活
2017-03-23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胡貴龍 羅云鵬 | 分享: |
資料圖片,僧人獲得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格西拉讓巴。李林 攝
??? 時下,阿卡(藏傳佛教僧人)洛桑有了新的代步工具,“買了車,去別人家里做一些佛事也方便了很多。”
阿卡洛桑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當家寺一名“80后”僧人,至此出家修行已有18個年頭。
始建于1718年的當家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歷史上曾有分寺20余座,宗教教職人員1600余人,信教群眾約達20多萬人。
“這些年不僅修繕了老經(jīng)堂,還新建了百柱大經(jīng)堂、釋迦佛殿、蓮花生殿等。”回憶初到當家寺出家修行之時,阿卡洛桑說,“以前寺里的僧房都是土(坯)房,現(xiàn)在都是現(xiàn)澆房,冬天也很暖和。”
青海省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該省自2014年起實施寺院基礎建設等惠寺利僧的“六大工程”以來,累計下達資金近14億元人民幣,實施各類項目6492個,涵蓋寺院通水、通電、通路、危舊殿堂進行維修加固等。此外,還實施涉及15000戶寺院僧尼危房改造工程。
記者在當家寺所見,目前通往該寺的道路已由柏油覆蓋,間隔40余米太陽能的路燈、分類垃圾箱在路邊延伸,在被列為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老經(jīng)堂外,是為寺里60余名阿卡提供“競技”場所的籃球場。
“看不到的(實惠)還有很多,比如低保、醫(yī)保等,居民們有的我們都有。”阿卡洛桑說,“這兩年生活條件好了,生病的人也少了很多。”
據(jù)了解,目前青海省寺院僧尼養(yǎng)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6.8%,定員僧尼醫(y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一陣陣高聲誦讀響起之時,阿卡們已三三兩兩跏趺結(jié)坐于地毯之上,當家寺迎來每天午休后約一小時的復習時間。
“現(xiàn)在寺院里除開設藏傳佛教傳統(tǒng)課程外,還開設有漢語、英語、計算機等課程。”阿卡洛桑計劃,“今后還想請一些專業(yè)的漢語、英語及計算機老師來給僧人們上課。”
阿卡洛桑目前擔任當家寺寺管會主任一職,在他眼里,“寺院其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場所),因為本身就是一個學習善知識的地方。”
阿卡洛桑透露,在當家寺里最受歡迎的電視節(jié)目是新聞,“以前覺得深山里的寺廟離外面很遠,和外界也沒有大的關(guān)系,現(xiàn)在阿卡們還會主動學習一些法律法規(guī)。”
對于未來,阿卡洛桑說,“我們出家人的生活(指物質(zhì))條件現(xiàn)在這么好,以后更要努力為眾生服務,引導信眾在精神上也達到‘小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