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敏珠爾呼圖克圖究竟是誰?圓寂多年還會被世人感念
2018-11-09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周晶 | 分享: |
中國西藏網訊 紅墻蒼松黃琉璃,佛塔莊嚴大般若。11月6日,北京西黃寺。由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故宮博物院、北京雍和宮、承德普寧寺聯合主辦的第四屆黃寺論壇開幕。50多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高僧大德和各界人士就“從黃寺與皇家寺院看佛教中國化”為主題展開深入交流探討。
?
圖為洛藏嘉木樣與眾學者分享論文。
會上,來自青海省大通縣廣惠寺的洛藏嘉木樣與眾學者分享了他的論文《青海廣惠寺七世敏珠爾呼圖克圖生平概述》。
七世敏珠爾的一生雖然生逢亂世,生命猶如白駒過隙十分短暫,但是,他以世輩所積的恩德和本身眼界學識,自循例入京來,就以特殊的政教影響力為下達中央德意,上報邊地民情;創蒙藏初級教育先河;援九世班禪返藏;建敏珠爾駐京機構;阻孫殿英屯墾青海……
出世入仕
光緒三十年,六世敏珠爾在多倫匯宗寺圓寂。在宣統元年,經雍和宮金瓶掣簽認定:青海蒙古和碩特部西右前旗(今青海省祁連默勒地區),札薩克輔國公安加爾之五子多杰嘉,為其轉世靈童。
同年十月初一,廣惠寺舉辦了盛大的坐床儀式,取法號洛桑阿旺?成列拉杰。翌年,七世敏珠爾循例進入哲蚌寺郭莽扎倉贊波米村學習佛法。民國二年三月十一,北洋政府袁世凱為其加封“廣慈弘教”四個字,并賞黃韁。
民國十年十一月初八,敏珠爾學成,按照舊例入京供職。五月十七,北洋政府蒙藏院頒銅制漢、蒙、藏三體文“敏珠爾呼圖克圖管理所屬僧眾札薩克喇嘛卓特巴之印”。
民國十三年三月,曹錕因敏珠爾“勸化青海民眾,肅清匪患”有功,以大總統名義指令“配衛隊、發年俸2000元、賞坐黃轎,以示優異”。
?
圖為第四屆黃寺論壇現場。
興學體民
民國十九年,敏珠爾回到青海后,深感家鄉與內地的巨大差異。在積極與中央政府協調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還決心興學設教,探索解決文化落后的突出問題。恰巧,當時青海省教育廳正在尋求蒙藏地區初級教育普及突破口,于是當即決定支持敏珠爾寺院辦學。
民國廿一年三月二十三,經青海省政府準允,設立“廣惠寺蒙藏小學校籌設委員會”并派員協同敏珠爾籌備教育廳直轄廣惠寺蒙藏小學校。
四月初七,學校正式開學,設有國語、藏文、算術、常識、習字、唱歌、體操以及佛教經文、宗教教義等課程。時有禮堂5間,校舍40余間,教學主任1人,教員2人,僧俗學生60名,敏珠爾擔任校長。其后,藏、蒙、漢各族學生一度達到137人之多。學校全年教育經費6200元,除省教育廳每年撥款2400元外,其余均由敏珠爾自籌和社會捐贈供給。
?
圖為第四屆黃寺論壇現場
洛藏嘉木樣說:“敏珠爾從佛教立場與政府聯合辦學,以及竭力保送蒙藏子弟入北平蒙藏學校受教的種種行為,不僅開創了青海蒙藏地區初級教育的先河,完善了邊疆教育,還紓解了當局的復興西北之憂。”
因此,青海省教育廳以廣惠寺為榜樣,向西寧、湟源、互助、化隆等全省各大寺院發文,要求籌設蒙藏小學,普及文化教育。國民政府也嘉獎敏珠爾“熱心教育”四字,并頒其“發揚文化”匾額一方。
“在一所寺院里開辦世俗教育的學校,還與政府聯合設立專門的規范機構,這在青海蒙藏教育史上,可謂‘破天荒’”,洛藏嘉木樣如是說。
圓寂他鄉
民國廿二年九月二十,敏珠爾領銜祭祀完青海湖后,回北平駐錫東黃寺,常往來于內蒙、南京、上海等地,主持職事教務。
?
圖為第四屆黃寺論壇現場。
民國二十五年,青海僧眾派馬千戶等十余人來京迎接敏珠爾回青,蒙藏委員會派員專車護送。
民國二十六年正月,敏珠爾主持了廣惠寺正月觀經大法會后,回內蒙古多倫。七月初五,抵達南京任青海七呼圖克圖聯合駐京辦事處處長之職,青海旅京同鄉會代表30余人,到南京火車站相迎。
當年八月十三,敏珠爾因疾在南京圓寂,享年32歲。隨后,骨灰運回廣惠寺安放。
海量史料還原歷史,當年的老物件依舊存在。洛藏嘉木樣說:“無論是廣惠寺的發展史還是寺主敏珠爾呼圖克圖的生平經歷,都為改善中央與蒙藏邊疆關系,維護地方安寧,加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發展和宗教中國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西藏網 記者/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