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兩會:唐卡畫師的殷殷之心
2019-01-14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 | 分享: |
中國西藏網訊 唐卡作為藏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是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凝聚了藏族人民的信仰,是精神內涵、文化內涵的心靈藝術品。2019年西藏兩會期間,來自文化藝術界的唐卡畫師們帶著一顆顆殷殷之心走進政協會場,為唐卡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積極發聲。
?
圖為第四屆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展出的唐卡作品。攝影:趙耀
西藏唐卡畫院院長、“勉薩派”唐卡國家級傳承人勉沖?羅布斯達在小組討論現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現在公立學校的學校建設、師資力量和學生學費都是政府在出,學校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培養學生,但是存在一些學生不知道珍惜的現象,以致畢業之后自己本專業的東西學得不精,進入社會就另謀其他生路了。而相較于公辦學校的政府撥款,西藏唐卡畫院教學費用支出和學徒的培養資金主要是通過非遺保護專項補助經費、畫院師徒制作的唐卡銷售收入、社會捐贈等合法性資金。因此,畫院和學徒倍加珍惜學習機會,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更高。
?
圖為勉沖?羅布斯達在小組討論現場發言。攝影:趙耀
“希望公立學校和民辦學校能夠有機結合起來,共享優秀資源,共享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科學文化知識。這樣既不浪費社會資源,也不浪費國家財政,真正做到對社會有用,對學生自己有用,對公立學校的發展有用,對民辦學校發展有用”, 勉沖?羅布斯達說。
?
圖為唐卡學徒在學習繪制度量經。攝影:趙耀
來自日喀則市“勉唐派”唐卡發展中心負責人平措扎西介紹說,目前青少年對傳統手工藝的興趣下降,很多人不愿意去學唐卡等手工藝。青少年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體,建議加強青少年對唐卡藝術等傳統手工業的傳承力度,讓藏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唐卡藝術傳承需要很強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學習唐卡的學生迫切希望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變現,心浮氣躁,學得不精不全,希望延長培養唐卡繼承人的時間,以此提高專業水平,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此外,職業技術學校里雖開設唐卡班,但是授課的老師大多為非專業老師,建議配備專業性強的師資隊伍。市場上流入很多外地唐卡,冒充本地唐卡,擾亂市場,影響本地唐卡銷售及行業名聲,建議加強市場管理。
?
圖為扎巴旦增向參觀者介紹他的唐卡作品。攝影:趙耀
“齊吾崗巴派”唐卡畫師扎巴旦增也談到了唐卡傳承的問題。扎巴旦增是西藏昌都類烏齊縣一手工藝世家的第四代傳承人。作為一度瀕臨失傳的畫派傳承人,扎巴旦增深感責任重大。“以前是我爺爺傳給了我父親、我父親又傳給了我,這種家族傳承的方式不確定因素太大。現在我成立了類烏齊縣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藝工貿有限公司,以學校的形式教授學生學習唐卡,學員們大部分來自類烏齊老家,還有其他地方的學生,現在有學生100多人。希望政府加大對唐卡等傳統手工業項目的支持力度,推動基層傳統手工業繼承人培養政策的落實,從而推動傳統手工業的繼承”,扎巴旦增說道。(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耀 索朗加措 趙二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