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藏傳佛教尼姑寺——塔巴林寺
2019-07-29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李元梅 | 分享: |
中國西藏網訊 從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城出發,向東南方向行駛,一路山巒疊嶂,草木蔥蘢。行至白馬雪山腳下的書松村,一座藏傳佛教尼姑寺——塔巴林寺映入眼簾。
圖為塔巴林寺所在的山坡遠景 攝影:李元梅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噶丹?東竹林寺三世扎唐?吉尊洛桑丹曲巴桑倡導興建了這座尼姑寺,并賜名“噶丹?塔巴林”,當地人俗稱“塔巴林寺”或“尼姑寺”。
1986年,十世班禪視察迪慶,途經奔子欄鎮時,對恢復重建塔巴林寺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將塔巴林寺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院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僧尼生活條件明顯改善。2011年,政府又資助700萬元,實施塔巴林寺修復工程。如今,寺院有大殿一座、集體僧舍4棟、廚樓2棟。
?圖為塔巴林寺大殿 攝影:李元梅
?圖為塔巴林寺大殿內景 攝影:李元梅
圖為塔巴林寺寺院書屋 攝影:李元梅
圖為塔巴林寺的廚樓與僧舍 攝影:李元梅
大殿的主殿坐北向南,高二層,東、南、西三面附殿與主殿相連,形成別具一格的藏式四合院建筑。主殿二層正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等泥塑涂金佛像,兩側經櫥藏有《甘珠爾》《丹珠爾》等藏傳佛教經典著作。
圖為塔巴林寺壁畫局部 翻拍:李元梅
圖為塔巴林寺壁畫局部 翻拍:李元梅
主殿二層南北兩山墻內壁繪有清代佛教壁畫,由北到南依次繪有二十一度母、綠度母壇城、長壽三尊、三怙主、宗喀巴師徒三尊等。壁畫內容豐富,繪制工藝考究,礦物顏料雖經兩百多年滄桑,依舊色彩明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圖為塔巴林寺僧尼 攝影:李元梅
圖為塔巴林寺僧尼在閱讀經書 攝影:李元梅
圖為塔巴林寺僧尼在辯經 攝影:李元梅
塔巴林寺現有僧尼121人,主要來自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德欽縣、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和四川省得榮縣。塔巴林寺有嚴格的僧籍管理制度、僧尼剃度和學經制度,出家為尼,需要嚴守戒律,學經修行次第嚴謹,嚴格遵守藏傳佛教教規教義和寺院學經制度。(中國西藏網 記者/李元梅 部分資料參考自《迪慶藏傳佛教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