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班禪為兩座清代珍貴石碑文物揭幕
2019-09-21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 | 分享: |
中國西藏網訊 9月17日,西藏日喀則市扎什倫布寺舉行收存“重修關帝廟碑”“皇圖鞏固碑”兩座清代珍貴石碑文物揭幕儀式。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協副會長、中國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出席儀式并為石碑揭幕。
圖為十一世班禪為清代珍貴石碑文物揭幕 攝影:王淑
“重修關帝廟碑”“皇圖鞏固碑”兩座石碑原立于日喀則格薩爾拉康關帝廟,因寺廟已毀無存,兩座石碑于20世紀末移往扎什倫布寺大院內保存。
圖為重修關帝廟碑 攝影:王淑
重修關帝廟碑立于1794年,碑形為長方形,無碑帽、碑座,以青灰色石板鑿制而成,石質堅硬,平整光滑,四邊規整,由于多年風雨侵蝕個別字無法識別。碑文由當時駐藏大臣和琳(和珅之弟)撰寫,碑文主要講述了關帝廟重建始末。乾隆五十六年左右,廓爾喀入侵日喀則,洗劫班禪駐錫地,乾隆帝派福康安率兵赴藏征討,七戰七捷,將廓爾喀人驅逐出境,并兵逼廓爾喀都城“陽布”(今加德滿都),期間出現掘地得水、天氣突變凍斃廓爾喀士兵等事件,清軍士兵皆認為是關帝顯靈,感關帝護佑之恩,于是重建關帝廟。
圖為皇圖鞏固碑 攝影:王淑
皇圖鞏固碑立于1817年,碑高約120厘米,寬60厘米。四周鐫刻“萬字格”花邊,無碑帽,碑額半圓形,碑身為方形,系青灰色石板鑿制而成,碑面少許被雨蝕脫皮的痕跡,碑文直書,字跡清晰,刻有“皇圖鞏固”四個大字,主要講述日喀則關帝廟興建始末。碑文主要記載了當時從內地來藏戍邊的官兵,看到后藏地方風雨失調收成不好,無力幫助當地民眾改造自然免受災害,就按照內地風俗把希望寄托于神靈的保佑,集資興建了紅廟,把內地神祇(財神、龍王、土地)搬到后藏供奉,以幫助后藏人民解除旱澇之苦。該碑是研究當時駐江孜、定日清軍的重要資料。
圖為重修關帝廟碑文說明 翻拍:王淑
此次將兩座石碑轉存至扎什倫布寺陳列館,旨在切實加強對重要歷史文物的保護利用工作,進一步保護好反映歷朝歷代中央政府有效治理西藏的珍貴文物,充分發揮好其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二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