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班禪:堅信我們這一代人就能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2019-11-04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譚永旭 | 分享: |
圖為十一世班禪在梁家河村參觀村史展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圓滿結束在陜西的學習調研和佛事活動。在返回北京途中,十一世班禪接受了中國西藏網記者專訪。談及此行的收獲與體會,十一世班禪表示自己堅信我們這一代人就能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10月15日至24日,十一世班禪先后來到西安、寶雞、延安、渭南等地,感受陜西的紅色基因傳承、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改善、宗教和睦和順以及歷史文化底蘊。這也是十一世班禪繼2004年、2014年后,第三次到訪陜西。
十天的行程,十一世班禪把一半的時間安排在了延安,幾乎走遍了包括棗園、楊家嶺、鳳凰山、南泥灣等在內的所有革命舊址。在談及為什么一定要來延安參觀學習,十一世班禪表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尋根溯源。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不同的社會制度,經歷了不同的社會階段,只有中國共產黨真正使中國人民擺脫了帝國主義的羈絆,擺脫了封建思想的影響,完成了使中國人民由貧窮走向富裕,從落后走向文明,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使命。作為宗教界人士,我自幼就發愿能夠利國利民,用己所能為眾生造福。從這個愿望發出,我認為很有必要了解和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和革命精神,在革命圣地延安能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第二是激勵自己。通過學習了解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激勵我更好地服務眾生,更好地有使命擔當,更好地有能力作為。
十一世班禪強調,因為這兩層原因,自己一定要到這些革命圣地來,以后還要去更多的革命圣地參觀學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在壺口瀑布,十一世班禪久久佇立,口中喃喃念誦;在黃帝陵園,十一世班禪特意請了一塊祈愿牌,寫下了“祖國強盛、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的祝福。
談到黃河、黃帝陵在此次行程中的意義,十一世班禪說,在壺口瀑布,氣勢雄壯的場面曾經激勵了中華民族抗戰的決心。現在世界風云變幻,各種勢力相互交錯,特別是我們國家強盛到這一階段,引起西方有些國家的擔心,因此會通過各種手段對我們制裁、干擾、破壞。今天,黃河依然能夠為中華民族以精神動力。我在壺口瀑布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無比強大、生生不息的力量。
“我堅信,我們這一代人就能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我自己有信心,有決心去做一名參與者、實踐者、奉獻者。”
此次是十一世班禪第一次到黃帝陵。對于寫下的祈愿,十一世班禪說:“這既是祝福,也是一個莊嚴的承諾,我將用一生的努力去為之奮斗。”
圖為十一世班禪在梁家河村知青舊居參觀
10月20日下午,十一世班禪前往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參觀。23日下午,又專程趕往富平縣,來到習仲勛紀念館和故居參觀。
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度過七年知青歲月的地方,在那里習近平懂得了什么是群眾,感受了基層群眾的生活;富平是習仲勛同志出生、魂歸的地方,習仲勛同志更是密切聯系群眾、致力于統一戰線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我黨杰出領導者。
十一世班禪表示,這一次無論是到梁家河,還是富平,一路都在感受、感悟。最主要的還是學習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加深對這一思想的認識、認知,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團結引領藏傳佛教界和信教群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使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使藏傳佛教向中國化方向前進、發展,使藏傳佛教在新時代發揮積極作用。
說到陜西之行的整體感受,十一世班禪說很難用幾句話概括整個行程,總體來說,十天的時間碩果累累,收獲滿滿。(中國西藏網 記者/譚永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