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愛國,習近平總書記談怎樣從黨史中汲取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
2021-06-17 來源:求是網 作者: | 分享: |
編者按:第12期《求是》雜志刊發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文章指出,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人們深入理解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怎樣從黨史中汲取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
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近代以后,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
吉林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九一八事變發生后,東北人民率先舉起抗日旗幟,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浴血奮戰,譜寫了愛國主義的英雄壯歌。吉林是這一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楊靖宇等抗日聯軍英烈就犧牲在這里。在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吉林人民為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個革命歷史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也是黨的建設的寶貴資源。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要把抗聯的歷史發掘好、研究好、宣傳好,組織好相關紀念活動,為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凝聚正能量。
——2015年7月18日在吉林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
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2015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
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愛國主義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迸發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2020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在愛國主義旗幟感召下,同仇敵愾、同心協力,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2020年10月2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策劃:姚瑜坪 張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