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臺新政 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鏈主企業
2025-01-10 來源:四川觀察 作者:李 | 分享: |
1月9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為推動人工智能一號創新工程的決策部署,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鏈主企業,日前,《四川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遴選及管理辦法(試行)》出爐。
值得注意的是,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是指在全省人工智能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具有核心優勢地位,對細分賽道產業鏈資源配置、創新產品研發和產業生態構建、有能力和意愿引領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影響的企業。
具體來看,就是在四川省境內注冊的,主營業務屬于人工智能領域,包括算力服務器、芯片、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大模型等細分賽道,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處于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引領優勢地位,近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未發生重大安全、環保、質量事故的企業。
那么,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科技廳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表示,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要從7個方面進行考核。
企業發展。企業上一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大模型、軟件等領域放寬至1億元)。
研發能力。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原則上不低于3%(大模型、軟件等領域不低于10%),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標志性產品市場競爭力強、技術達國內先進,有效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不低于10件。
平臺建設。企業建有人工智能領域省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平臺,或有關省級及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創新平臺。
市場影響。企業標志性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推廣應用范圍廣闊。主導或參與制定了相關領域國際、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
產業帶動。企業具有較強的產業帶動能力,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企業不少于20家。
運行管理。企業財務狀況良好且具有較好的成長性,盈利能力長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或獲得金融機構投融資、市場估值較高。產品質量精良,管理模式創新,具有品牌核心競爭力,建有供方質量考核和保證制度。
主體意愿。企業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作為,愿意深度參與產業鏈招商,聯合開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等工作,帶動產業鏈優化提升。
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又將獲得哪些支持舉措呢?
優先推薦鏈主企業申報、承擔國家有關部委產業發展、科技攻關、場景應用等類別的項目。優先推薦創建國家技術(制造業、產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產業創新平臺。優先推薦鏈主企業認定國家科技領軍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
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傾斜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相關業務領域的省級創新聯合體,承擔省重大科技專項等攻關項目,牽頭建設省級技術攻關和中試研發等創新平臺。
優先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細分賽道產業聯盟,聯合推動制定行業標準,搭建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合作交流平臺,促進生態圈融合。
對首次認定的鏈主企業,給予項目經費支持,用于產業鏈建設相關科技創新、技術升級和成果轉化。
省人工智能鏈主企業的遴選將有助于形成引領集聚效應,帶動我省人工智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