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愿金沙江巖畫得到更好地保護
2021-05-27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劉永飛 | 分享: |
“這是我們祖先的史跡,還是要有很多人來知道它,知道它的價值,用一種敬畏的心來研究它,做到有效保護。”李鋼說。
今天,迪慶州文物保護所原所長李鋼一行,來到了距香格里拉市87公里的洛吉鄉,再一次踏上了尋找金沙江巖畫之路。這條路,充滿著荊棘和挑戰。
金沙江流經迪慶區域有240多公里,集中分布了30多個巖畫點。巖畫點的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有3000個左右的圖形。在發現巖畫之前,這一帶極少有人活動。
李鋼從事金沙江巖畫保護研究工作20余年,他在業內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穿哥”。
“以前我們剛進單位的時候,云南省的老師們,就喊他穿哥,才開始我以為是四川的川,后來才知道是穿山甲的穿。穿哥就是穿山甲。穿山甲爬山鉆洞很厲害,我們都跟不上他。”迪慶州文物管理所所長潘高原說。
這些年,從干熱河谷到皚皚雪山,從荊棘密林到荒蕪草原,都留下了李鋼的腳印。
“金沙江巖畫很難找,畫的地方都很險要和偏僻,有一次來過以后,GPS定位后,第二次來就找不到了。所以每一次去考察都要找當地的向導。”李鋼說。
3個多小時后,李鋼一行在一處山崖下停了下來。
“這么肥的動物是牛吧,就像野牛。我現在去量高度。我們今天在這個點上只有半個小時,大家要抓緊時間。”
李鋼說,巖畫是祖先社會生活、歷史文化的寫真,形象地繪在了巖上,留給后人來解讀歷史。“每一次面對巖畫,都有穿越的感覺,又回到了先民的那個時期。”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后,李鋼建議把金沙江巖畫調查作為云南省重點普查項目,先后16次組織并參與了金沙江巖畫的調查。考察了迪慶、麗江境內的巖畫點,引起了行業內外的極大關注。金沙江巖畫被國家文物局評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今天,李鋼收集到的一手資料,都將無償地分享給學術界。雖然李鋼已經退休,但他并沒有停止保護金沙江巖畫的腳步。
“我出野外考察5年還是可以的,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為金沙江巖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做一點自己的貢獻。”李鋼說。
記者 劉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