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二屆大中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臺劇展評活動圓滿收官
2023-07-06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7月5日,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聯合舉行了四川省第二屆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臺劇展評活動頒獎典禮。
四川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趙俊民,省民族宗教委和教育廳領導出席并為部分獲獎代表頒獎。21市(州)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同志到場觀禮。
舞臺劇作品《心弦》
活動現場小學組、中學組、大學組的三個優秀獲獎劇目代表進行了展演。來自樂山市實驗小學的舞臺劇作品《心弦》講述了馬邊彝族自治縣小谷溪的一所鄉村小學里,孩子們得知前來支教的戴老師即將結束任期,離開小谷溪村,在難過與不舍中,孩子們給老師送去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的感人故事。四川省華鎣職業技術學校的舞臺劇作品《憶·三線建設》帶現場觀眾回到了1966年三線建設時期的紅光場舊址,通過講述民用器械設備生產的艱辛歷程,反映了一代人的光輝記憶,一個偉大時代的縮影。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的舞臺劇作品《云朵山的呼喚》講述了在成都打拼的95后羌族姑娘“姚小冉”回到北川縣云朵山下的幸福村,立誓要發展村里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刺繡,與父親真情流露,最終實現回鄉創業理想的奮斗故事。
據悉,2022年11月起,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和四川省教育廳聯合組織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四川省第二屆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臺劇展評活動,設置小學組、中學組(含初中、高中、中職及特殊教育學校)、大學組三個組別。活動開展以來,全省21市(州)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及教育行政部門高度重視、廣泛動員;各地各校精心組織、師生踴躍參與。全省大中小學師生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促進“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為目標,深度挖掘、重溫、演繹了國家發展歷程中共有共享的時代記憶。截止2023年6月,2000余所各級各類學校積極參與,共收到1610余件參賽作品,作品形式多樣,劇種豐富,并結合器樂、歌舞等藝術手段深化主題內容。
經過廣泛組織、校級初選、市(州)及高校篩選、省級評選、網絡投票等環節,最終272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其中,小學組獲獎作品147件,中學組獲獎作品72件,大學組獲獎作品53件。并產生優秀市(州)行政組織單位(教育系統、民宗部門)各10個,優秀校級組織單位20個。同時,各組別分設最佳劇本獎5名、最佳表演獎5名、最佳舞美獎5名,入圍全省前50%的參賽作品網絡投票環節累計收到52萬投票。其中來自阿壩州松潘縣進安小學榮獲一等獎,阿壩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榮獲優秀組織獎。
阿壩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三級調研員李華表示,此次獲獎是對阿壩州民族團結的一大肯定,阿壩州將繼續講好藏、羌、回、漢等各民族一家親的好故事,創作出更多關于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好作品,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添磚加瓦。
頒獎典禮通過四川文明網、中國教育電視臺、四川教育發布、川教觀察SCTV等媒體同步直播,人民網、教育導報、四川教育發布、新浪微博、川觀新聞等媒體跟蹤報道。全網關注量近12萬人次,直播觀看量達97986人次。
通過校園舞臺劇展評活動,生動講述56個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共同書寫悠久歷史、共同創造燦爛文化、共同培育偉大精神的故事,教育引導各族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認同,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構建起各族師生共有精神家園,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四川省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臺劇展評活動是以校園舞臺劇策劃創意、節目編排、舞臺呈現、成果轉化為重點內容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主要面向全省大中小學在校學生,是四川推動各族青少年“三交”的一項重要抓手,也是四川有形有感有效推進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一項創新舉措。展評活動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扎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目標,弘揚傳承中華文化,謳歌偉大時代,已成為四川青少年學生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
記者:郝健壯張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