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征記憶到發展實踐:甘孜用行動告訴你,什么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碼
2025-06-27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高瑞茹 | 分享: |
6月16—21日,“長征路上看四川” 大型宣傳教育活動甘孜行正式落下帷幕。活動先后走進瀘定、丹巴、康定,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密碼。今天,讓我們跟隨鏡頭,解碼甘孜州如何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6月1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 “傳承紅色基因” 思政課展演活動在甘孜職業學院圖書館報告廳火熱開展。活動現場,體育冠軍深情分享個人為國爭光的成長歷程,以奮斗故事點燃青春熱血;紅色思政故事《無聲的忠誠:啞巴紅軍與紅色信仰》、獨唱《七律?長征》、情景劇《雪山下的承諾》等節目呢輪番上演,讓現場師生沉浸式接受紅色教育洗禮,從多個維度推動紅色精神在校園落地生根。
甘孜職業學院學生陳春萍說:“在匯演中,我對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長征精神是堅定理想、不畏艱險、團結奮斗的偉大精神。我認為長征內涵在于革命先輩們以鋼鐵意志,突破敵人圍追堵截,跨越千山萬水,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豐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遇到難題不退縮,以長征路上攻堅克難的勇氣鉆研知識;面對挫折保持樂觀,像紅軍戰士那樣堅定信念,勇往直前,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指引我在人生道路上奮勇向前。”
這場“傳承紅色基因”思政課展演,是甘孜職業學院深耕紅色教育的縮影。學院依托川西紅色教育基地,將紅色教育融入史政課程,構建“課堂+實踐+浸潤”三位一體模式。除舉辦展演外,還組織學生實地研學感悟紅色精神;創新開發《甘孜紅色記憶》等課程,多項舉措并行,讓紅色教育在校園落地生根,激勵青年學子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甘孜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波表示:“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挖掘整理學校所在地的紅色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我們馬克思主義學院川西紅色教育基地這個平臺,把紅色教育和史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大中小史政一體化的平臺,讓紅色教育在甘孜職業學院既要生根,還要茁壯成長,又要開花結果。同時也要教育學生進一步在新時代的長征中,弘揚紅軍精神,發揚紅軍的意志。”
紅軍長征期間,丹巴縣是甘孜州第一個成立縣委的縣;建立了第一支以少數民族命名的建制部隊丹巴藏民獨立師;是甘孜州參加紅軍最多的縣。紅軍長征駐防丹巴期間,在丹巴全境開展了土地革命,翻越了長征途中最高的雪山-黨嶺雪山。現收集可移動革命文物253件,紅色遺址遺存34(個、處),其中省級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處,州、縣級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處。
丹巴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周曉蓉說:“結合“黨史七進”的工作,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線上是通過“云端美人谷”的平臺來宣傳紅色文化,收集本地的紅色歷史,紅色小故事,在該平臺進行講述。線下就是大量的贈送黨史書籍,和本地編輯的《紅軍長征在丹巴》的書籍,贈送給機關、學校、軍營、社區、鄉鎮,這樣的話,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丹巴紅色文化的辨識度和傳播率,把我們的紅色名片盡可能大的亮出來。”
眼下,丹巴縣正以“一心五路”規劃布局,構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丹巴段發展格局。其中,“一心”即以丹巴革命烈士紀念碑公園為中心,打造集旅游集散、公共服務、紅色紀念為一體的核心樞紐。“五路”依托丹巴五條流域獨特的地理特征,串聯紅色文化與嘉絨文化主題特色線路,分別為:“浪遏飛舟”之路、“石榴花開”之路、“冰火頌歌”之路、“烈焰紅蓮”之路、“英雄不悔”之路。
丹巴縣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杜鵑介紹:“下一步,丹巴縣將繼續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丹巴段建設整體規劃為引領,將紅色文化與嘉絨文化、東女文化、古碉文化、土司文化及絕美自然風光深度融合,形成“紅+古+綠+彩(民族文化)”的復合型文旅產品體系,擴大區域協作,串珠成鏈,加強與瀘定、小金、道孚等周邊縣市的聯動,形成紅色精品旅游線路。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將珍貴的紅色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建設具有鮮明辨識度和吸引力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示范點。”
在康定市四川民族學院,紅色文化研究正走向深入。學院計劃強化研究中心建設,挖掘更多川西紅色資源。
四川民族學院校長毛英說:“下一步,第一是要強化紅色研究中心,要配備更強的專業力量,第二要投入更多的經費,第三,進一步挖掘更多的紅色教育資源,加強紅色文化的科學研究,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
甘孜州是四川省的紅色資源大州,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底蘊,紅軍長征時期,在甘孜州先后停留戰斗了15個月,活動范圍15個縣(市);第二個是1950年十八軍進軍西藏時,主力部隊大概停留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也在甘孜州留下了大量的紅色資源。據統計,甘孜州現有紅色的遺址遺跡348處,數量多,范圍廣。
甘孜州黨史辦副主任楊劍鋒說:“甘孜州以史育人,多渠道開展紅色宣傳教育:將唐卡、歌舞等民族非遺技藝融入紅色文化傳播;打造《長征 長征》等地域特色舞臺劇;依托新媒體推出線上欄目,制作 “紅色甘孜” 系列專題片,通過調頻廣播開展藏漢雙語宣講;在學校開展 “五史教育” 活動,舉辦讀黨史誦讀、講述大賽;組建70余人的雙語紅色宣講隊,于重要節點深入鄉村牧區宣講,讓紅色基因深植群眾心中。”
從校園思政課展演到全域文旅融合,甘孜州以“紅+古+綠+彩”模式激活長征精神生命力。唐卡畫師勾勒紅色圖景、藏漢雙語廣播傳遍牧場、青年學子誦讀《七律·長征》,348處紅色遺址如星斗見證革命意志,指引甘孜兒女在鄉村振興、生態保護新征程中以信仰為炬,照亮雪域奮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