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東縣扎西曲登村:歷史悠久的雪巴藏戲
2017-08-14 來源:西藏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而設立的一個文化品牌項目。 目前,西藏有22個鄉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錄。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尼木藏香制作技藝、南伊珞巴民族鄉的編織、“中國最后的陸路孤島”陳塘的夏爾巴舞蹈等,它們都是西藏的民間文化藝術瑰寶,它們在雪域高原上閃耀著璀璨的光芒。
在西藏,傳統的藏戲有著多種門派,而源自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鎮扎西曲登村的扎西雪巴藏戲,則是其中最古老的一支。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內涵,同時又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征,表演起來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相傳,藏戲始祖唐東杰布來到扎西曲登村,認為這里是一塊吉祥之地,便取名叫扎西村并修建了一座橋以便去周邊地區表演。
久負盛名的扎西雪巴藏戲是西藏白面具藏戲的杰出代表。
在五世達賴時期,雅壟扎西雪巴每年必須前往拉薩參加“哲蚌雪頓”的藏戲演出。多年以來,扎西雪巴藏戲就成為每年拉薩雪頓節的首演節目。扎西雪巴藏戲不開唱,別的節目就不能演。
在舊西藏,在寺院的宗教活動、達官貴族的慶典及新年節慶等活動場合,扎西雪巴藏戲是不可或缺的程序。在人們看來,扎西雪巴藏戲不僅是表演,而且是吉祥的征兆。
據介紹,過去二十多年來,山南地區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貴材料,其中民間故事800多個、民間歌謠18000多首,并拍攝了各類民間歌舞錄像資料160余盤,收錄了民間音樂磁帶500多盤。也正是因為上述措施,像“昌果卓舞”、“扎西雪巴”等古老的民間藝術才順利地進入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煥發 出新的生機。
關鍵詞 >> 扎西雪巴藏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