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達:西藏文明起源之地
2018-11-06 來源:網信札達 作者: | 分享: |
? 阿里有三圍:
雪山圍繞的普蘭,湖泊圍繞的日土,
土林圍繞的札達。
札達,阿里文化與歷史的代表地。
西藏歷史文明最古老的地方。
穹窿銀城、古格王國都城遺址;
托林寺、東嘎皮央……
它們的光芒,輝映著當今的西藏,輻射四方。
穹窿銀城(曲龍遺址):也許是西藏最古老的王朝都城
古象雄文明,人類眾多文明的源頭!
在吐蕃王朝崛起之前,“象雄”是橫跨中亞及青藏高原最強大的文明古國。
這個王國的都城,就在札達達巴鄉曲龍村。
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堡,形似大鵬展翅。
而“象”在藏語中對應“穹”,即是神鳥之意。
?
圖/卡布
今天,“古象雄文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
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象雄王朝,
它的燦爛文明之光不但映照著整個藏區,
還影響了眾多其他周邊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
今天藏族的許多生活方式,都是象雄時代所流傳下來的,比如婚喪嫁娶、歌舞繪畫、卜算占卦、轉神山圣湖、撒風馬旗、刻瑪尼石等等。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盛世王朝今猶在
隨著歷史的進程,吐蕃征服了象雄。
吐蕃和象雄的后裔共同建立了古格王朝。
13到15世紀期間,古格王國達到軍事、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并舉的繁榮時期。
16世紀,古格王國達到鼎盛。
這是當時文明程度最高的西藏地方政權之一。
這個王國的都城,在札達縣札布讓村的象泉河畔。
?
圖/劉有斌
它的高度相當于現代160多層高的摩天大樓。
櫛風沐雨,頂天立地。
?
圖/劉有斌
當時的古格車水馬龍,商賈云集。
眾多的藝匠來到古格,留給后世最為璀璨的曠世佳作——古格壁畫。
雕塑、金銀鍛造……古格文明,熠熠生輝。
?
▲古格壁畫
古格衛星城:眾星捧月
古格以西30公里處是多香遺址;
以北數10公里遠是香孜遺址;
以東騎一天馬的路程之外,是達巴遺址。
這些形制極為相似的遺址建筑,形成眾星捧月的衛星城格局。
它們,共同構建了古格盛世。
多香遺址
多香遺址,位于古格王國都城遺址西南約20公里處的多香河谷。
建筑形式、布局、壁畫風格以及遺物特征,
都與古格王國都城遺址如出一轍。
層層疊疊的香孜古堡遺址位于札達縣以北60余公里的香孜鄉。
氣勢宏偉,留存殘存建筑、洞穴遺跡及部分精美壁畫。
?
▲香孜遺址
達巴遺址位于古格都城札不讓的東方,札達縣達巴鄉。
在時光變遷中,達巴王宮已成廢墟,
但仍彰顯出昔日的氣勢恢宏、威嚴與至高無上。
?
圖/卡布
底雅:仁欽桑布的故鄉
底雅鄉,距離札達縣城230公里。
海拔僅有2800米,一個開滿野玫瑰的綠色山谷。
這里是大譯師仁欽桑布的故鄉。
仁欽桑布,從這里走出,走向印度。
當他二次從印度學習歸來后,著手興建了托林寺。
?
圖/孫巖
托林寺:阿里最古老的佛教寺廟
這座建于公元996年的寺廟,
是阿里第一座佛教寺廟。
并成為藏傳佛教后弘期的重鎮。
?
托林寺的壁畫,
吸收融合了西印度、克什米爾等域外多元的文化色彩。
它告訴我們,古代的阿里,不是一個與世界各地完全隔絕的孤島,
而是一個多種文化的交匯之地。
?
圖/宗同昌
皮央?東嘎:“第二敦煌”
札達以北40公里處的東嘎、皮央,
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
山上散落著前后各1000多個洞窟。
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
人們稱它——第二敦煌。
?
圖/盧海林
東嘎皮央的洞窟里同樣有大量精美壁畫。
繪畫風格受鄰近的克什米爾和印度同時期藝術形式影響,
并吸收了中亞藝術精髓將其與本土文化相結合。
多姿多彩、斑斕萬千。
?
圖/宗同昌
大海般遼闊的札達土林,
象泉河從土林中汩汩流過。
璀璨的象雄文明在這里發端。
輝煌的古格王朝留下一座宏偉的城池供人憑吊。
托林寺“108塔”在朝圣者虔誠的目光中傲然挺立……
文明的芳香傳向四野,浸潤著我們今日的生活,
不曾消失。
?
▲象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