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斯馬卓舞:雄渾剛勁的陽剛之美
2018-12-26 來源:日喀則旅游 作者: | 分享: |
?
“卓”(鼓舞)最早起源于達工地區(現在的山南、林芝兩地交界處),8世紀傳到山南,后來又傳到日喀則一帶,形成了具有日喀則特色的斯馬卓舞。它多于隆重的儀式、喜慶節日及望果節時在廣場表演,舞者有卓本(領舞者)一人,卓巴(跳舞者)六人,均為男性。舞時卓本邊舞邊抖動“達達”(彩箭)上的響鈴,眾卓巴邊擊鼓邊舞。
?
斯馬卓的主要歌詞與藝訣詞的內容分兩種:一種是表現興建桑耶寺的勞動過程,另一種是贊頌日喀則風光。曲詞有兩首,即《德慶頗章》和《波選查姆》。鼓點有四種:六鼓點、九鼓點、十鼓點、十五鼓點。斯馬卓的舞蹈動作大多模仿各種勞動姿態和動物的姿勢,形象逼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006年斯馬卓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區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關鍵詞 >> 日喀則,馬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