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頭飾——是把一生的財富戴在頭上了嗎
2019-02-22 來源:西藏旅游網 作者: | 分享: |
?
在藏區,尤其是盛大的節日時,經常會看到一些婦女頭上戴著漂亮的頭飾,其中紅色的珊瑚、黃色的蜜蠟、綠色的松石是她們的最愛。據說,那是她們一生的積蓄。在藏歷年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里,婦女們頭上的頭飾就更加熠熠生輝了。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藏族婦女的頭飾文化吧。
藏族婦女的發型及飾物佩戴各地差異很大,大致可分為藏北型、衛藏型和藏東型。
?
?
在藏北,已婚的女子將一頭飄逸的長發中分,兩邊編成許許多多細長的辮子,前額的分發處,分別在兩邊的一根細辮上串上珊瑚、翡翠之類的寶石,后腦勺編一根較粗的發辮,上面綴滿了大大小小的銀圓,樣子蠻好看。未婚女孩則不編多根發辮,而是將頭發編成一根或兩根辮子,頭上飾物少,往往在頭上插幾朵野花,清純可愛。
?
?
衛藏一帶的農區婦女一般只梳兩根辮子,從發辮的中段開始用一種稱為“扎休”的發飾,同頭發一起編成彩辮,常盤于頭上,也可垂于身后。“扎休”通常是三條粗細一樣顏色不同的彩線,每一條彩線又由若干根同色的線組成。用“扎休”編扎彩辮是農區婦女的主要發式。節日喜慶場合,農區婦女在頭上也佩綴飾物,但飾物為獨立的不同形狀的組合體,戴時只需與發辮連接,取戴方便。
?
昌都頭飾地域特色甚為濃厚。昌都男女都喜歡蓄長發。農區和城鎮婦女喜歡扎辮,然后將小辮攏成一股,用紅色絲線紡織成獨辮垂于腦后,頭上飾以由兩顆深紅色珊瑚中間夾一小塊綠松石搭配制作的頂飾,頭飾清爽、精致而簡練。牧區婦女頭上編織發辮,其上佩綴蠟黃色稱為“博協”的琥珀。每個“博協”約有中等黃蘋果般大小,穿有孔,上綴一顆深紅色寶石。據說一個“博協”價值相當于一輛東風大卡車,足見其價格的昂貴。
?
?
過去藏族是游牧民族,跟著草場走、近水而居,搬家是經常的,那么就不能購置固定的財產或不易搬動、攜帶的東西,于是將主要的財產換成珠寶戴在身上。現在,藏族頭飾因其貴重及編制的復雜性,多在婚慶、節日等喜慶場合才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