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修改報紙大樣 臨聘“特約評論員”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成為“春風第一枝”
2021-05-31 來源:封面新聞 作者: | 分享: |
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在光明日報社的社史展廳里,陳列著7張報紙大樣的改樣稿,泛黃的紙頁上,留有鮮艷的紅筆圈改痕跡。
1978年5月11日,7次改樣的內容見報——當天的《光明日報》頭版,刊登了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短短六千字,激蕩四十余年。
文章后來被稱為“春風第一枝”,以“政治宣言”的姿態,發出思想解放和時代轉折的先聲,掀起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回頭再看,這場討論是黨的歷史上思想解放運動的里程碑事件,成為黨和國家實現偉大轉折的思想先導,影響和推動了解放思想的整個進程。
這是刊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的《光明日報》和修改過的清樣。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一個人的勇氣
事情可以回溯到更早之前。粉碎“四人幫”后,社會思想依然普遍困惑,禁錮難以消除。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志聯合發表的一篇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中,提出了“兩個凡是”論調。
“不可思議”,時任南京大學政治系教師的胡福明想了很久,決定批判它。“如果承認‘兩個凡是’,那就意味著中國停滯不前、寸步難行,阻撓國家發展的根本問題就在這里。”
拿起筆來當“武器”,胡福明沒跟任何人商量,“決定一個人寫,文責自負,一人做事一人當”。
1977年5月,胡福明開始著筆。一邊陪護妻子治病,一邊在醫院走廊的微弱燈光下,或蹲在地上,或趴在凳子上,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和《毛澤東選集》里,關于實踐的理論論述一條條找出來參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胡福明。圖據央視新聞
前后修改三次,當年8月下旬,他完成了8000字的初稿,擬定標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當年9月初,胡福明把這篇文章寄給《光明日報》哲學組編輯王強華。
很長一段時間,此事杳無音信,胡福明的擔憂更甚。“如果被當成反黨、反毛澤東思想的‘反革命’,在當時的中國怕沒有比這個罪名更大的了。”
直到四個月后的1978年1月,胡福明終于收到回信。來自王強華的親筆信回復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要說什么,我們知道,要用,請胡福明再作些修改,“不要使人產生馬列主義過時論的感覺”。里面還有登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兩份報紙大樣,時間注明“一九七八年一月十四日”。
此后,稿子反復修改多次。王強華也對文章提出“更貼近現實,更有戰斗力”等新要求。
2018年胡福明接受封面新聞專訪。封面新聞資料圖
一群人的戰斗
1978年4月上旬,經過近3個月修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原定在《光明日報》哲學專刊第77期上發表。但《光明日報》新任總編輯楊西光看完這篇文章后,“覺得很重要,在副刊上發表分量不夠,太可惜了,要作為重要文章放到第一版上發表”。
4月下旬的一天,在北京開會的胡福明被邀請到光明日報社,與楊西光、王強華、光明日報理論部主任馬沛文和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的孫長江一起,當面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篇文章。
“大家討論了很多,楊西光最后講了修改意見,我歸納起來是兩點。”胡福明說,“第一點,要增強針對性、現實性,提高戰斗力;第二點,要仔細推敲,防止授人以柄。”
會后,胡福明搬到招待所,繼續修改文章。“這次又改了六七遍。楊西光很重視這篇文章,把它作為改變當時《光明日報》面貌的開始。”胡福明說。
直到“五一”勞動節將近,胡福明臨返南京前,楊西光告知他,文章還要請中央黨校幫助修改,并請中央有關領導審定。
而后,文章送到時任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主任吳江等人手上,經斟酌修改,最終在4月底定稿。
定稿后的文章并沒有第一時間刊發在《光明日報》上。1978年5月10日,在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胡耀邦的直接指導下,中央黨校出版的《理論動態》上,首次刊出這篇文章,文末注明“《光明日報》社供稿,作者胡福明同志,本刊做了些修改。”
《光明日報》刊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圖據光明網
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發這篇文章;新華社當天向全國全文轉發;5月12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轉載。
有意思的是,《光明日報》上并未出現胡福明的名字。原來,楊西光曾同胡福明商量:“文章公開發表時,不署你的名字,用‘本報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我們沒有約你寫這篇文章,是你自己投稿的。我現在就聘請你為《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你就是《光明日報》的特約評論員,你看怎么樣?”胡福明當即答道:“很好,只要文章發表了,能起更大的作用,目的就達到了。”
對比胡福明的原標題,《光明日報》的刊發內容,在標題上增加了“唯一”二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楊西光、馬沛文、王強華三人改稿時所加。”胡福明強調說:“這篇文章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修改稿。圖據央視新聞
“我可以說是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胡福明解釋說,“我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光明日報》公開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基礎,而在修改過程中又融入了集體智慧。”
平地驚雷,一場全國性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轟轟烈烈拉開序幕,解放思想的號角就此吹響。
“爭”出來的思想路線
“戰斗”必定是硝煙彌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面世的當天,就有人給《人民日報》打電話,指責這篇文章理論上是錯誤的,政治上很壞很壞,給這篇文章扣上了“砍旗”的政治大帽子。
還沒來得及注意到這篇文章的鄧小平,聽說“吵起來”后,才翻看文章,并在后來表達了堅定支持的立場。
此時,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恰好在籌備中,有人不同意會議文件中某些符合實際的新提法。鄧小平得知后指出,“這是一種思潮,我一定要講話。”
1978年6月2日,在“實踐標準”和“兩個凡是”激烈爭斗的關鍵時刻,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批駁了“兩個凡是”思潮,明確指出:“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
鄧小平深刻地指出,是否堅持實事求是,這是如何看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問題。并且進一步闡明,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思想,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只有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證明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緊張忐忑許久的胡福明,從廣播中聽到鄧小平的此番講話后,心里的大石頭算是落地了。“我聽得出,小平同志的講話旗幟鮮明地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堅持“兩個凡是”的人并不甘心馬上低頭。6月15日,彼時分管宣傳工作的一名中央領導人,召集中央宣傳部和中央直屬新聞單位負責人開會。針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他指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等單位負責人黨性不強,把關不嚴。在講話中一再點“特約評論員”的名,進行批評指責,下達“下不為例”的禁令。
鑒于此,鄧小平又采取了行動。7月21日,他找當時的中央宣傳部負責人談話,講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經過,并對這位負責人提出,不要再“下禁令”、“設禁區”了,不要再把剛剛開始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向后拉。第二天,鄧小平還找到胡耀邦談話,鮮明地表示支持他推動的這場討論。
鄧小平題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圖據央視新聞
當年8月19日,鄧小平在一次談話中再次說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說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是駁不倒的。”
9月中旬,他又在東北三省沿途講思想路線問題,進一步揭示了“兩個凡是”的錯誤實質,批評了思想僵化現象,分清了什么是真高舉、什么是假高舉。
“怎樣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是個大問題。現在黨內外、國內外很多人都贊成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什么叫高舉?怎么樣高舉?大家知道,有一種議論,叫做‘兩個凡是’,不是很出名嗎?凡是毛澤東同志圈閱的文件都不能動,凡是毛澤東同志做過的、說過的都不能動。這是不是叫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呢?不是!這樣搞下去,要損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強調,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所謂理論要通過實踐來檢驗,也是這樣一個問題。
在此之后,各省、市、自治區的主要負責人紛紛表態,支持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從1978年9月下旬到11月,有21個省、市、自治區黨委負責人發表支持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談話,出現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局面。
這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黨中央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的閉幕會上發表講話。他鮮明地指出,解放思想是當前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并說:“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
從結果來看,思想路線是“爭”出來的。“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鄧小平的話,成為歷史新時期的“醒世恒言”,也是對歷時半年多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作出的最好總結。
鄧小平的這次講話,也成為了隨后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十一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也標志著黨和國家翻越了解放思想的第一座大山。
參考文獻:
【1】王建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幕后的故事[J]黨史縱覽2008(08):31-34
【2】王國平張路延《封面新聞致敬40年|專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作者胡福明:這篇文章是時代的產物是為歷史轉折服務的》封面新聞2018年
【3】張穎天李亞彬《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推動時代變革的思想先聲》光明日報2021年
【4】余瑋,吳志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發表經過[J].黨建,2008(06):54-55.
【5】沈寶祥《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始末》[M],中國青年出版社